防撞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防撞条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盘点中国古代城市的八大特点-【xinwen】

发布时间:2021-10-12 10:18:12 阅读: 来源:防撞条厂家

盘点中国古代城市的八大特点

北京大学李零教授,历经多年遍访中国上古以来重要的城址、战场、祭祀遗迹等,在旅行日记和考察记的基础上,写作《我们的中国》。书中谈到,中国的城市,龙山时期,遍地开花;商周时期,初具规模;春秋战国,形成体系;经过秦汉,大体定型。他还认为,中国古代城市拥有八大特点。以下为相关内容摘录。

中国古代城市不但外面有墙,里面的坊巷也有墙,哪怕很小的城邑,甚至村镇,都有墙。图为河北省阳原县的开阳堡村是一个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,开阳堡城墙东西长350米,南北长210米,面积73500平方米(图源:新华社)

中国古代文明是个城市、金属、文字三大要素俱全的文明。这三大要素,年代最早,体系最完备,成就最突出,当属城市。

中国的城市是从中国早期的农业定居点发展而来。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掘地点,画在地图上,密密麻麻,就是这些定居点。中国的城市,龙山时期,遍地开花;商周时期,初具规模;春秋战国,形成体系;经过秦汉,大体定型。

秦汉以后的中国,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没有太大变化,以至后来的地方志,可以在同一个州县下,历述其沿革,一代一代排下来讲。

中国的筑城体系有八大特点,可以总结一下。

(1)中国城市,城比市更突出。

现代汉语的“城市”,见于古书,本来是个合成词,“城”是城墙,“市”是市场。古人使用这个词,总是把“城”放在前面,“市”放在后面,这很有意思。我国城市,传统意义上的城市,宫殿也好,坛庙也好,市场也好,民居也好,所有建筑都围在城里,“市”是围在“城”里。我们心目中的城市,从一开始就是指有城墙的城市。城墙,各国都有,但中国最突出。中国城市,不但外面有墙,里面的坊巷也有墙,哪怕很小的城邑,甚至村镇,都有墙。这和欧洲的传统不一样。欧洲各国的城市(city),多半指村(village)、镇(town)以上,人口比较多、规模比较大的定居点。这种城市,除了国家首都(capital),除了军事要塞(fort)和贵族城堡(castle),不一定有墙。现代城市更是如此,往往一马平川,拔地而起,有个楼群,楼群周围没有墙。它们的城市更强调“市”,和中国相反。

(2)中国城市,军事功能很突出。

城市是个复杂的中心,既是经济中心,也是政治中心,或宗教中心,各国的城市,差不多都是如此,但中国的城市,军事功能很突出,这点不容忽略。中国,历史上战争很多,内战多,外战也多,规模之大,死伤之众,世界上罕有其匹,特别是农业民族和骑马民族之间的战争,对中国影响尤大。城市是定居农业的发明,但不是农业民族单方面的发明。农业民族和骑马民族是老邻居。中国,自古以来,一直受到来自东北森林、蒙古草原、中亚腹地和青藏高原的威胁。中国文明是应对这种挑战的产物。北方民族的入侵,一波接一波,有如洪水,也强化了这一发明。为此,秦汉帝国,因山为势,堑河为防,修筑了万里长城,有如拦洪的堤坝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说,“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”,长城确实是中国的象征。欧洲也有长城,如罗马帝国有对付北方蛮族的哈德良长城,波斯西北境也有对付中亚游牧民族的长城,但这些长城都不如中国宏伟。“高筑墙”一直是我们的特点。

(3)中国城市,自古就强调以中心统摄四方。

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,有一个理想化的模型,就是周代的王城。《尚书》的《召诰》、《洛诰》,还有今本《周礼》中的《考工记》,都讲到这个城市。周公卜宅洛邑,是把它当作天下的中心。司马迁说,“此天下之中,四方入贡道里均”(《史记·周本纪》)。我们使用的“中国”这个词,见于西周铜器何尊,原来就是这个意思。我国的城市,不同于欧洲传统的自治城市,不是分散孤立、彼此平行的城市,而是分层设级、有统一的网络。比如先秦时代的城市,有国、都、县、邑四种。“国”是一个国家的首都,一个国家的中心(注意:当时“国”是首都,不是国家。汉代避讳,改“邦”为“国”,才把“国”当国家),“国”以下的次级城市,有“都”、“县”(“都”是大县),“都”、“县”以下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“邑”。它们层层相套,最后归统于“中”。秦汉的郡县,“趋中”的倾向更明显。

(4)中国城市,多建于近水的平地。

中国古代,营建城邑,选址很重要。我国早期城市,三代王都和后来的咸阳、长安、洛阳、开封,基本上都在北纬35度线上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的《数术略》有一门学问,叫“形法”,就和城市选址有关。班固说,这门学问的第一个特点,就是“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”。中国城市选址,非常讲究环境。地理,川随山转,路傍川走,道路交汇处,往往会有城市。古人为城市选址,一定要依托山形水势,并考虑人口、物产、交通等因素。《管子·乘马》有段话非常有名。它说,“凡立国都,非于大山之下,必于广川之上。高毋近旱而水用足,下毋近水而沟防省”。我国城市一般都选在高山之下、广川之上,这是个突出特点。虽然,中国的某些古城,因为位于黄土高原之上,只能利用地势较高的平地筑城,有所变通,但所谓通都大邑,一般都建在黄河流域的低平之地,很少像其他国家,把城修在山头或山腰上。

(5)中国城市,一般都是土城,但很早就包砖。

古代城防,主要靠三类设施,第一是城墙,第二是城壕,第三是城楼。城门有门楼,四角有角楼,马面有敌楼,都可用于守望。中国建筑,一般是以石材作房基和台阶,而以木制的梁柱为框架,四面用夯土或砖、墼为墙体,而以斗拱承覆屋顶,上面铺瓦。中国的筑城方法,是属于这一体系。中国古代的城墙多半是土墙。很多古城,还有断壁残垣存于地面,不仔细辨认,就像是旷野中的土垄。中国古代的城,很早就包砖。如北魏洛阳城的阊阖门就已经包砖。《水经注·浊漳水》讲邺城,说“其城东西七里,南北五里,饰表以砖”。还有唐代壁画上的城,宋《武经总要前集》卷十二的《城制图》,也都画着包砖的城墙。

(6)中国城市,一般都是方城。

中国早期城市,5000年前到4000年前(个别可以早到6000年前),有些是圆形、椭圆形或不规则形,但三代以来却日趋方正。我国城市设计,一直都把方城当作主流。古人理想的方城,都是坐北朝南,正方正位,四四方方。例如《考工记》描述的周王城,九经九纬十二门,就是反映这种理想。但早期古城,唯一接近这种设计的例子是曲阜鲁故城。虽然实际上,中国早期城市,几乎没有一个可以完全符合这一标准,《管子·乘马》说,“城郭不必中规矩,道路不必中准绳”,古人并不傻,他们会根据山形水势和居住区的实际范围调整其设计,该曲则曲,该直则直,但这种理想总是隐含其中。中国最后的皇城标本,明清时期的北京城,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。

(7)中国城市,很高很大,自古已然。

中国古代的城,文献记载,天子之城(首都)方九里(《考工记》),大都方三里,中都方一又五分之四里,小都方一里(《左传》隐公元年)。汉唐注疏,据以推论,说公之城方七里,侯伯之城方五里,子男之城方三里。方九里,是长宽各3,742.2米,最大;方一里是长宽各415.8米,最小。城墙高度,文献记载,天子之城高九雉,诸侯之城高七雉,都城高五雉(《考工记》)。高九雉是20.79米。前人说,即使最矮的城,也没有低过三雉以下的。高三雉是6.93米。中国古城,早期(前3,000——前2,000年)已经比较大,很多都属于方一里到方二里的大城。商周古城,像偃师商城、郑州商城,则是方四里的大城。东周古城,一般都在方四里以上,大的可以超过方九里。如燕下都古城、齐临淄城、楚纪南城和中山国的灵寿古城,就都超过这个数字。很多后继的古城还不如这些古城大。郑韩古城,现存地面高度仍有17米,比明清北京城还要高出5米。

(8)中国城市,人口多,也是自古已然。

中国是农业古国,养育人口甚众,虽经战祸,死人无数,还是可以维持在几千万的水平线上。西汉平帝二年(公元2年),我国人口数字是59,594,978人,将近60,000,000人(《汉书·地理志》)。城,西汉晚期,县、道、国、邑,全部加起来,有1587个。当时的县,一般只有一同大小。一同方百里,约合1728.9平方公里。人口平均到县,大县在万户以上,小县在万户以下,全国有七个四万户以上的大城,长安人口最多,可以达到246,200人(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)。公元2年前,我们没有可靠数字。但战争规模,可以提供参考。战国,很多大国都拥有几十万军队,秦国军队,甚至有百万之众。很多大战,杀伤是以十万为计。总体数字,估计与西汉差不了多少。

战国时期,攻城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。《孙子·谋攻》说“十则围之”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也说,当时守城,敌人10万,四面来攻,攻城队形,最宽是500步,4,000人足以应之。其他三面,用不了多少人。投入兵力,大约有10,000人也就够了,敌我比例正好是10:1。攻城是十倍于敌,守城是以一当十。

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,技术含量最高,要属攻城术和守城术。刘歆《七略》的《兵书略》著录了四种兵书,攻城术和守城术属于最后一种,古人叫“兵技巧”。此类兵书几乎全部散亡,只有一部书保存下来,就是《墨子》的城守各篇。这是讲守城的经典。

干细胞治疗不孕不育吗

干细胞注射有危险吗

卵泡发育不良治疗多久可以怀孕